模具|塑料模具|中国模具|模具展

资讯频道首页
动态: 行业 市场 展会 园区 企业 报告 区域 政策 人才 精英         杂志: 模具制造 模具技术 模具工程 国际/模具工业 电加工与模具 现代模具
文献: 教程 设计 Pro/E UG SolidWorks CATIA MoldFlow Cimatron CAXA AutoCAD 模具外贸知识         手册: 基础 结构 英语 文档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模具设备 » 正文

你的眼睛擦亮了吗?——记数控机床的精密发展
来源:中国塑料模具网 发布时间:2011-10-31

五金量具量仪举足轻重,在国家精密工具工程研究中心的精密仪器调试间,工作人员轻点按钮,固定在一个检测平台上的汽车齿轮快速转动起来,旁边的计算机屏幕上,数字在飞快地跳动。短短10多秒钟,测量结果便显示出来,旁边还有测量值和允许偏差值,让人一目了然。该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晁刚对这台自行研发成功的快速检测分选机是这样评价的:“由于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加之价格低,从而满足了汽车厂家实现齿轮百分之百的快速检测,保证了全国汽车的质量安全。该设备填补了国内汽车齿轮在线检测与分选技术领域内的空白。”



        “形象地比喻,数控刀具是数控机床的牙齿,精密测量仪器则是数控机床的眼睛。它们相互促进,息息相关,装备、服务、推动着数控制造装备尤其是数字化切削技术的发展。”成都工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这样打了比方。作为数控切削技术的基础,我国工具制造业在测量仪器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关统计显示,我国量具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成为除日本外全球第二大量具生产国。
  国产五金量具亮点不断,从目测到简单测量再到精密测量,测量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保障着制造技术的进步。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也曾指出:“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
  精密加工制造不仅需要机床的精度、稳定性以及刀具、夹具的精度来保证,同样需要精密量具量仪来校准、测量。“有的是在加工过程中;有的是事后的检测。”精密加工制造不仅需要机床的精度、稳定性以及刀具、夹具的精度来保证,同样需要精密量具量仪来校准、测量。业内专家透露,以风电行业为例,发电设备中一些典型关键零部件如汽轮机叶片、转子轮槽以及汽轮发电机转子嵌线槽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并反映了一个国家先进切削技术及数控刀具、数字化测量技术及测量仪器的最新成果和水平,因而备受工具制造行业的关注。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国内五金量具量仪制造企业近年来在数显技术和数显五金量具产品的自主开发上加大投入,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国产数显量具从前几年简单的条形液晶数字显示发展到较为复杂的面形液晶动态模拟的图像显示,数显卡尺容栅的分辨率从0.01毫米发展到0.001毫米,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有了显着提高。不断提高的防水防尘性能,也增强了国产数显量具的市场竞争能力。近10年不断强化在齿轮测量仪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及轮廓测量仪等精密仪器开发制造领域的优势,成功开发了目前国产最大的2米cnc齿轮测量仪,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实力的精密测量仪器制造厂商。
  “双频激光干涉仪”是中心自主开发的核心产品,现在国内也只有该中心才有这项技术、才能生产这一设备。它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中国在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晁刚自豪地说:“该仪器的多项功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检测分辨率达到0.02微米,检测长度可达20米。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得多,在国际上,这仪器可与英美等国的同类产品一决高低!”国家精密工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成都工具研究所所长表示,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在新型刀具材料、刀具材料表面改性工艺、齿轮量仪等方面的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经过不懈努力,现已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工具生产装备,建立了产业化基地,使中国精密工具在研发、工艺装备及产业化能力方面整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些成果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塑料模具网)

[ 资讯搜索]  [ ]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下一篇:行业协会实行新的管理办法  上一篇:外资机床企业加大在中国市场布局

中国塑料模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塑料模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塑料模具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塑料模具网”。2. 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0576-84219293 QQ:320302818

相关资讯

赞助商链接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