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模具网
 
资讯频道首页
动态: 行业 市场 展会 园区 企业 报告 区域 政策 人才 精英         杂志: 模具制造 模具技术 模具工程 国际/模具工业 电加工与模具 现代模具
文献: 教程 设计 Pro/E UG SolidWorks CATIA MoldFlow Cimatron CAXA AutoCAD 模具外贸知识         手册: 基础 结构 英语 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域模具 » 宁海模具 » 宁海模具推进双化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正文)

宁海模具推进双化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发布日期:2009-04-22  浏览次数:88放大 缩小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言语中再次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提法早已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言语中再次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提法早已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再到2008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被普遍认为是推进“两化”融合进程中的重大实举和飞跃。

而素有“工业之母”之称的模具业,如何实现“两化”融合则显得尤为重要。顶着“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和“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两项产业至高荣誉的宁海模具业,在“两化”融合进程中已有部分企业逐渐走在国内模具行业的前列。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三家宁海模具企业,在实现制造信息化的基础上,目前企业在管理信息化的摸索中也已初见成效。而去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则进一步加速了宁海模具企业的管理信息化。记者近日走访了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三家宁海模具企业,在谈到宁海模具产业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围之路,三位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指出,尽快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宁海模具业实现产业升级、突出重围的唯一出路!

042254.1.jpg

    这是震裕模具公司的慢走丝车间,车间内为恒温恒湿,切割机、机床等设备都实现了信息化操作,这充分保证了模具加工的高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肖承云 左璐 摄)

  信息化——金融危机形势下宁海模具产业突围的独木桥
  ——访宁海模具协会会长、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明飞

“宁海模具业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国内模具业形成了一定优势,同时在国际中低端模具业也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但如何在未来国际模具产业的中高端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实现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必须闯过的独木桥!”宁海模具协会会长、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明飞,对宁海模具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思路非常明晰。

他认为,近年来,宁海模具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打开了世界中低档模具的出口市场。目前,宁海在世界模具市场的占有份额处于上升期。去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性经济衰退,使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模具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不确定性。但要看到,当前的经济形势“危”“机”并存,在危机中蕴含着机会,由于我国模具产业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中低端,出口产品以低成本、高性价比见长,不排除国际厂商出于削减成本的目的,调整全球采购布局,增加对华采购的可能。事实上,进入2009年以来,国外模具需求企业为降低制造成本,转而向中国模具业寻求模具供应商的趋势已见端倪。我国模具企业出口在世界的比重不大,今后增加比重的潜力巨大。

事实上,宁海模具业部分领头企业,在经过信息化后,已经逐步在国际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宁海企业出口萎缩的形势下,宁海模具业第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去年实现28%的高增长,就是很好的例证。而就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今年的出口形势来看,该企业不久前与意大利一家企业达成1500万元的意向订单;企业今年1-3月份出口额达到986万元,去年同期只有103万元;预计企业今年总销售额将达到5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将有70%以上出口到国外。

鲍明飞说,从对先进国家模具业的考察和国外客户对中国模具业的评估来看,宁海模具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提升转型到中高档模具制造国际市场的最大瓶颈。推动和扶持宁海的模具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宁海模具实现管理转型最有效的举措之一。与广东的外来投资型模具业不同,宁海的模具企业大多由本地人创立发展而来,因此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有其一定的先天因素。由于模具行业单件生产的特殊性,模具企业以小规模居多,管理人才不足,管理职能不全,严重制约了企业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在调研中,众多企业虽然有提升管理模式的迫切愿望,但由于传统观念包袱沉重,经营者急功近利,企业对管理转型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模具企业引进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据记者了解,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实施模具生产信息化管理已有三年,该公司应用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的Eman模具制造管理系统,通过三年的合作,及与软件供应商合作的第二次开发,此系统有效吻合了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的特点,使该企业的员工素质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也使企业的成本降低了5%,预计两年后能降低至15%。

宁海模具企业如何实现管理信息化?鲍明飞告诉记者,模具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落后粗放的管理模式,改变急功近利的习惯思路,调整企业发展模式,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梳理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责任、控制管理节点,以实现提高模具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缩短交货期、积累企业资源的目的,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最终目标。实施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与此同时,企业又面临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管理需要同步调整,因此企业在选择符合企业特点的管理软件的同时,必须考察软件供应商是否具备后续技术支持和二次开发能力。

最后,鲍明飞认为,管理信息化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模具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应该是衡量宁海模具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他希望政府对模具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从而推进宁海模具业的信息化步伐,也促使模具业成为宁海工业经济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第一个走上复苏和飞跃的产业。

042255.jpg#p#分页标题#e#

     震裕模具公司的员工正在PM生产管理系统上刷卡,把刚完成的工作录入系统。公司员工每完成一道工序,就需要去刷卡,这样就可以让公司管理者很清楚地了解到一个零件加工到什么工序了,是否完成等。据悉,PM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依选定工序反映实际现场进度及工时,持续提升模具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交货准时率。(肖承云 左璐 摄)

  信息化将使宁海模具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访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震林

“宁海模具企业不实现管理和技术升级,将永远只能做中低档模具;宁海模具业不尽快实施信息化,发展之路将越走越窄。”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蒋震林,在谈及宁海模具业未来发展之路时,直指宁海模具业发展的“七寸”。

据了解,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是专业开发设计生产电机铁芯高速冲级进模具的企业。去年企业模具总产值达到6090万元,模具销售收入5184万元,利润总额1105万元。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引进国外高精设备,拥有美国穆尔、瑞士夏米尔等一大批高精密数控加工设备,每年成功开发六种以上精密高速级进模具,在2005年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套三列模具获上海国际模展二等奖。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设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2008年,该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年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立,着力于新产品研发和创新。同时,新的标准厂房投入使用,生产车间一律以恒温恒湿中央空调配置,使模具的加工精密度位于世界前列。

“震裕模具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逐步实现了制造技术的信息化,即打破了传统的钳工承包制,实现了零件化生产。在此基础上,震裕模具随后立即着手摸索管理信息化。”谈到震裕模具的信息化历史,蒋震林向记者娓娓道来,“2005年初,震裕模具就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的Eman模具制造管理系统,但经过两年的试验,发现该系统始终无法与企业的特点实现很好的对接。随后就断然中止了该系统的使用,在2007年年初引进了日本一家企业的PM生产运行软件,经过近几年的运作和二次开发,该系统逐步与企业融合,目前运行效果良好,使企业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今年1-3月份企业模具销售稳步增长,国际高端模具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目前公司的销售额中有20%为高端模具,预计今后将达到60%以上。”

谈到信息化对企业带来哪些好处时,蒋震林告诉记者,信息化将使企业用最简单的做法、最少的成本,产生最好的效益。以前,震裕模具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很多员工去做,但结果是费时费力费钱,还没有应用信息化以后做得那么规范和精确。现在,在实现制造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以后,企业生产的计划性非常强,成本核算和按期交货都在可控中,资源配置可实现最优化,工艺更加完善,员工管理更加方便、轻松,流程管理也更加顺畅。

宁海模具企业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蒋震林认为,企业负责人首先必须打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加大投入形成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实现零件化生产,这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同时,信息化管理也是宁海模具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唯一出路。最后,蒋震林也提到,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宁海模具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模具企业能抓住目前的机遇,苦练内功,争取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

042253.jpg

图为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模具冷却管。(记者 李江林 摄)

  信息化是宁海模具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访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有甫

“今年1-3月份,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光订单就有3500万元,同比增长112%,2009年公司的销售目标是1亿元!”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牛年让很多企业都无法重现前几年的牛气,但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有甫却还能有如此之牛的销售目标!

近日,该公司总经理陈有甫向记者亮出了他的底气——信息化之路给公司带来的良好信誉和可控的工期。回头看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近几年的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双林模具的跳跃式发展肯定有其“锦囊妙计”。2006年,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只有四五千万元的销售额,2007年公司销售额就突破7000万元,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公司仍然实现了9000万元的销售额。

事实上,在看到模具行业传统钳工承包制带来的技术容易流失、成本无法精确核算及工期不可控等各种管理弊端后,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从1998年就开始打破这种模式,自行用excel等简单工具摸索最原始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保存技术信息,防止随着钳工师傅的跳槽而造成企业技术的流失。虽然只是一些现在看来非常简单、原始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但这依然给双林模具在2003年走向市场化后带来了销售额每年递增飞跃式的发展。在尝到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后,2007年年底,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毅然在企业自行开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投资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的Eman模具制造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引进和使用,进一步促进了双林模具的飞速发展,这也就为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依然实现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后,管理者就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谈到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促进作用时,陈有甫如数家珍。他说,信息化管理使企业的产能得到提升,实现了人员的优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后,双林模具公司至少减少了六七十人,这些技术成熟的员工被输送到双林集团的其他公司,并逐步成为了各公司的技术骨干,这不但减少了双林模具企业的人力成本,而且也促进了双林集团公司的发展。同时,信息化管理也使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至少10%的提升,这在无形中也减少了设备的投资。相对于设备投资奇高的模具企业来说,这可是节约了一笔几百万元的成本啊!同时,他认为,信息化管理还能使管理者实时掌控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也更加便捷和直观,技术信息查询更加方便;在对外方面,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形象,提高了企业接单的成功率。

“模具产业有零件量比较大等自身的特点,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如果要再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人力无法突破的瓶颈。宁海不少模具企业已经开始遇到这个问题了,宁海的模具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信息化是必由之路。”谈到宁海模具企业的发展之路,陈有甫认为信息化是企业不可绕的道。通过管理信息化与管理改进紧密结合,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把企业的管理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市场人员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寻找新的客户资源,技术主管可以有时间关注模具新技术的发展,加强行业内技术的交流,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主管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工效,提升质量和降低成本。因此,宁海模具企业应该把握住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p#分页标题#e#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门资讯
 
产品展示
专业制造PVC排水扩口三通斜三管件模具(优质)
供应PVC管件模具各种立体四通斜四通管件
计量泵
熔体计量泵
快速换网器
快速换网器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模具黄页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工作机会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