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透视视图与场景

2007-08-24 16:15:14 来源:模具网   

 

 

 

 

 

 

 

 

 

 

 

 

 

 

 

 

虽然完成了在创建模型渲染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步骤——材质与光源的设置,但是如果要想得到更为真实、完美的效果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为千禧堂模型创建一个透视视图。
23.4.1创建透视视图
在本节之前创建的所有视图都是平行视图,虽然在这种视图中所看到的模型对象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与在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物体却不一样,因此使用平行视图创建的渲染图会使人觉得不真实。为此,可以使用“dview”命令来生成模型的透视视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渲染图。
该命令使用一种类似于照相的技术来帮助用户设置透视视图,用户可以交互地改变视图方向、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用户也可选择透视或平行投影方式以及设置前后裁剪平面。其方式为
命令行dview或别名dv)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提示用户选择对象
Selectobjectsor<useDVIEWBLOCK>:
系统将用户所选择的对象作为预览图像。用户也可指定“DVIEWBLOCK”项使用系统提供的预览图像。系统进一步提示如下
Enteroption
[CAmera/TArget/Distance/POints/PAn/Zoom/TWist/CLip/Hide/Off/Undo]:
其中各选项的具体作用说明如下
(1)Camera照像机)通过围绕目标点旋转照像机的方法来确定新的照像机位置,该位置由两个角度来确定,第一个用于指定视线与XY平面的夹角,第二个用于指定视线在XY平面投影线与X轴夹角。
(2)Target目标)通过围绕照像机旋转目标点的方法来确定新的目标点位置,目标点即为当前视图所瞄准的点。该位置同样由两个角度来确定,第一个用于指定视线与XY平面的夹角,第二个用于指定视线在XY平面投影线与X轴夹角。
(3)Distance距离)指定从照像机到目标点的距离,距离越大,摄像点离目标越远,对象在图形窗口中显得越小。注意,只有使用这一选项,“dview”命令才会从平行投影转到透视视图。否则,“dview”命令产生的仍然是平行投影。
(4)Points点)指定目标点和照像点的坐标。若当前在透视方式下,“dview”命令在选取点时,会暂时转入平行投影方式,选取结束后重新恢复透视方式。
(5)Pan平移)在不改变比例的情况下,在当前视图中移动图像。该选项同时将摄像点和目标点按当前视图平面同时平移。
(6)Zoom缩放)该选项可以将图像在当前视图中缩放,但不能改变透视方式。
(7)Twist旋转)可根据用户指定角度沿着视线旋转或倾斜视图。
(8)Clip剪裁)允许通过定位裁剪面屏蔽图形的一部分。
(9)Hide消隐)允许在当前视图内不显示隐藏线。
(10)Off关闭)关闭透视方式并打开平行投影方式。
(11)放弃Undo)取消上一次使用“dview”命令选项产生的影响。
在本例中,使用“dview”命令进行如下操作

此时将得到如图23-12所示的透视视图。

将该透视视图命名为“VIEW2”并保存起来。
23.4.2创建场景
为了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模型以及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效果,通常会创建许多不同的视图和光源,两者的不同组合即形成场景。利用场景可使用户在运用不同光线的不同视图间方便地来回切换。缺省时,当前场景即为使用所有光线的当前视图。一个图形可以拥有的场景数目不受限制。
下面来为千禧堂模型的渲染创建一个场景。该命令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Render渲染)”→
菜单【View视图)】→【Render渲染)】→【Scene…场景)】
命令行scene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弹出“Scenes场景)”对话框,如图23-13所示。
其中“Scenes场景)”列表中显示已存在的场景。现在单击New...按钮来创建一个新的场景,系统将弹出如图23-14所示的“NewScene新建场景)”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的“Views视图)”列表中显示出了当前视图和全部已保存的视图,“Lights光源)”列表则显示出了已定义的所有光源。用户可以将不同的视图与光源相组合来定义新的场景。
本例中选择视图“VIEW2”和光源“SPOT”,定义一个名为“SCENE1”场景。单击按钮返回“Scenes场景)”对话框,此时,该对话框的“Scenes场景)”列表框中增加了一项名为“SCENE1”的新场景。再单击按钮完成对场景的定义。
提示在同一场景中可以选择多个光源,但只能选择一个视图。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CAXA电子图板V2与AutoCAD之间的图形转换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