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龙头股牛势走强

2006-04-21 21:24:00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2006年对于机械行业来说将是极不平静的一年。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机械行业内部结构面临调整,而并购重组将是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在结构调整中,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将得以不断壮大,值得继续关注。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对于机械行业中的大多数子行业来说,行
2006年对于机械行业来说将是极不平静的一年。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机械行业内部结构面临调整,而并购重组将是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在结构调整中,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将得以不断壮大,值得继续关注。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对于机械行业中的大多数子行业来说,行业结构不佳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低下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包含了许多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因素。行业结构不佳主要表现为多数公司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等。


    在产值高速增长时期,行业内的竞争会导致利润增长小于收入增长;而一旦下游需求增长放慢,行业内多数企业都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不得不依靠价格竞争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不再有足够的资金与精力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2005年开始,机械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已经日益尖锐。数据显示,2005年1-11月,机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而利润同比只增长6.08%,低15个百分点。这与前些年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2002年和2003年,机械工业利润增长速度高于产值;2004年虽然低于产值增速,但也达到15-16%。


    上述现象在传递一个信号:由于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恶性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了企业效益的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过度依赖于规模膨胀的粗放增长方式也加剧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机械工业的上游行业不断涨价,从而进一步恶化了机械工业自身的生态环境。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这种依靠产量扩张、低价同质竞争的模式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放慢,多数机械子行业的下游需求增长速度将会进一步放慢,这使得单纯依靠产能扩张获取利润的模式不再有效;其次,出口成为国内机械企业的重要增长源,而国际市场对于这种低质低价的竞争模式非常不认同,人民币升值对采用低质低价策略的企业也构成不小打击;最后,国内用户也在逐渐成熟,低质低价的产品越来越不受到市场的欢迎,对于产品功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正在快速提高。


    兼并重组开始增加


    国外企业对国内行业中领先企业的兴趣在高涨,虽然这种关注由来已久,但在2005年却有了大幅度的进展。以下一些因素促使国外机械行业巨头抓紧时间收购国内领先企业。


    其一,收购国内领先企业可以增加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除掉重要的竞争对手,从而在中国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其二,收购国内企业作为其全球生产基地,可以利用中国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其三,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目前许多企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很强,只是在资金、管理、技术等“软件”方面与国际或者国内的先进企业差距较大,兼并重组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也将大幅度增加。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部分在技术和管理上处于劣势的企业已经丧失了盈利能力,而处于优势的企业却正在力图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认为,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对于收购方、被收购方以及这个行业都是有利的,可以减弱或者避免过于激烈的价格竞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行业结构。


    关注哪些子行业


    2006年伊始,机械行业中的兼并收购事件以及相关传闻不绝于耳。我们认为,从行业结构上看,2005年内发生兼并收购事件较多的子行业,值得投资者在2006年继续关注。


    2005年机械行业主要大额收购兼并事件如下所示:


    工程机械:美国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公司,交易金额3.75亿美元;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与中国工程机械成套公司联合重组中国工程机械总公司;中联重科收购湖南浦沅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交易金额7700万元。


    机械基础件:美国沃茨公司收购长沙阀门厂,交易金额约1亿元。


    船舶:大连造船重工和大连新船重工,重组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重组后的公司成为世界第五大造船厂。


    重型机械:美国煤机集团收购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和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交易金额8亿元。


    化工机械:西门子公司兼并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机床行业:沈阳机床兼并交大昆机,交易金额2.5亿元。


    我们预计,2006年,在重型机械、工程机械、机械零部件等行业内仍然可能发生较多的兼并重组事件,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可能因此出现显著提升,值得引起投资者关注。


  &nbs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兰州石化机械高温蝶阀拿到市场通行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