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投机空间看“跌”

2005-06-26 19:10:00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今年4月1日起,进口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上涨71.5%,我国钢铁企业成本陡增,下游机械制造行业则面临更大压力。2005年钢铁行业的走向尤为引人关注。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2005年,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改善。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据权威机构预测,
今年4月1日起,进口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上涨71.5%,我国钢铁企业成本陡增,下游机械制造行业则面临更大压力。2005年钢铁行业的走向尤为引人关注。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2005年,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改善。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据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4年降低0.3~0.7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将降低1.5~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国家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2005年全球经济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期,对钢铁产品需求将有所扩大。据国际钢协预测,2005年,全球钢材消费量将达10亿吨左右,同比增长4%~5%,粗钢产量增加到10.7亿吨,同比增长7%。从供求关系看,2005年,全球钢材市场资源供给基本平衡。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钢铁需求会持续旺盛,但随着经济增长结构的逐步变化,全社会钢材消费强度将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国内市场的钢材消费总体上已经由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较快增长。2004年略显过热的经济表现引发了我国政府对风险积聚的担忧,从而在2005年选择了更为“稳健”的发展战略,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下,我国经济开始“适度”降温,投资热潮和建筑业火爆都得以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使得我国政府开始反思“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是否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掀起了打造绿色GDP的新潮流。在此双重因素作用下,我国的钢铁需求未来将渐趋温和。

    有专家预计,2005年在中国的GDP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的情况下,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增长10.1%。如果2005年GDP增长达到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增长13.9%。但在市场需求总体增加的情况下,如果新增钢材的品种结构不适应国内市场增长的需求,也将会出现部分钢材品种生产过剩的情况。

    价格、原料、能源、运力仍是制约

    2004年造成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钢材市场与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倒挂,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钢材价差的逐步缩小,我国钢材出口量会受到抑制。当前钢材市场中的最大变数就是进出口形势可能逆转,出口动力有可能减弱,增势回落。这种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节节上涨,国内外价格差不断缩小;二是有迹象表明,国家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缓解能源、运输紧张压力方面考虑,钢坯出口退税政策已经被取消,这样钢铁产品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但预计2005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还是会超过1000万,而进口量会比2004年有温和的放大。预计2005年我国钢材进口量会在3000万吨以上。

    随着今年2月日本最大的钢铁商新日本制铁与全球最大的铁矿商巴西淡水河谷(简称为CVRD□达成协议,将铁矿石涨幅确定为71.5%的历史最高价格,我国钢铁企业也不得不被迫接受这一天价。目前我国国内矿山受此刺激而大量增产,今年1月产量增加了30%以上,远大于钢材产量增幅。目前我国库存和港存铁矿石近4000万吨,尽快消耗的驱动会抑制铁矿进口。预计国际铁矿石上半年偏紧,下半年相对平衡,随后可能供大于求。再加上国际主要矿山新增投资50多亿美元,1.2亿吨新增供应量。铁矿石价格因而有可能会出现回落,但幅度不会太大。

    2004年我国原煤产量19.56亿吨,比上年增长14.51%。2005年预计产量将达到21亿吨,由于发电用煤需求量大,铁路运力不足,供应偏紧的局面不会明显好转。部分企业将增加进口焦煤数量,而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焦煤也大幅提价,部分企业也将难以承受。

    2004年我国发电量2187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8%;用电量217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88%;发电装机容量4.407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0.9%。从供需情况看,2005年全国电力供应缺口在20002500万千瓦,供应紧张的状况虽有所改善,考虑钢铁生产是用电大户,供电仍然是重要制约因素。

    2004年国家铁路货运量21.8亿吨,比上年增长9%;港口装卸量40亿吨,比上年增长21.3%。总体看2005年随着港口装卸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缓解进口铁矿石货运船压港现象。而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钢铁企业将更多依赖公路运输,这将导致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加。

    从上述分析的情况看,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钢铁生产面临的外部生产条件较为紧张,成为制约钢铁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钢材价格总体保持高位运行

    2004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中国首次向南美地区出口冶金成套设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