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快在中国制造产业的布局

2009-05-07 14:34:20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金融危机已造成欧美经济处于危险之中。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大国,中日的产业格局今后将如何调整?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四万亿元人民币内需的强劲拉动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在汽车、工程机械、高速列车、支线飞机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飞速

 金融危机已造成欧美经济处于危险之中。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大国,中日的产业格局今后将如何调整?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四万亿元人民币内需的强劲拉动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在汽车、工程机械、高速列车、支线飞机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飞速发展。日本制造业也将战略重心移向中国。

日本的离岸经济欣欣向荣

所谓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以致于面临崩溃之类的现象与议论,如果认识到,有问题的、遭遇到麻烦的,主要是日本的在地经济而不是离岸经济,那么,便会发现,它的离岸经济其实是在稳定地、高质量地成长中……

据《日本经济的今天和明天》一文引用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统计和财务省公布的数字,到2000年年底为止,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为346兆日圆约合32 046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当年GDP总额的67.42﹪。其中,海外负债为19 727亿美元,扣除之后,尚余海外净资产为12 319亿美元,相当于GDP总额的26﹪。这是一笔不得了的资产,因为,它占全球海外净资产的五成以上。又悉,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中,除去13 280亿美元为金融债券等投资外,剩下的18 766亿美元,都是直接投资于制造业和不动产等各类产业……。显然地,美国只能望其项背,更休提中国的成绩了!实际上,光是日本在海外制造业的销售总额,便可以超过中国GDP的总额──中国当然还没有什么可观的海外净资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盈利上,奋力改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一门心思为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而努力时,日本人却在利用资本经营的方式登堂入室,进来坐收渔利。它以兼并、投资、控股的手段参与全球各地热门企业的发展;以购买别国债券的方式加入经济增长地区的运行。全球哪个地方经济热络,哪个行业销售畅旺,哪个地方就有日本资金在运行。到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一举增加3 317亿美元,达到32 046亿美元,光是海外证券方面的资产就达13 280亿美元,超过其海外总资产的三分之一,足见其资本运行力度之大。2000年的海外资产投入只有26.63兆日圆,而海外净资产却增加了48.3兆日圆,减去投入部分,去年一年,其海外资本经营中的净增长就达到21.67兆日圆,相当于2 000多亿美元。如果单靠产品销售来获得2 000亿美元纯利,至少需要销20 000亿美元以上的产品。如果在既有基础上还要从别人手上夺取这万亿美元的市场,就足以使日本与其它各国刀枪相见。而登堂入室你中有我的资本盈利,却不必背负这20 000多亿美元销售的包袱,也不要冒与其它对手翻脸的风险。而且这种资本增值获取的利益,还能在今后每年的运行中增值获利,比产品销售的一次性利润更有价值。这种两条腿走路,将资本增值作为企业经营重要手段的作法,比单纯的产品销售和生产设备、技术转移,更加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控制能力,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由此可见,日本大企业的第二次产业大转移,是从成本性战略转移到市场性战略转移,是在“在地经济”大叫“景气低迷”以及“产业空洞化”的情况下雷厉风行的。在某种意义上,“离岸经济”的旗开得胜,掩盖了“在地经济”的问题;而日本统治精英亦因此获得有利条件来用其独特方式,处理困扰在地经济的不良债权之类的问题。

互利互惠的中日制造产业链关系

受国际经济低迷、日元高位运行和欧美贸易壁垒的影响,日本制造业订单减少,市场份额降低,失业人数增加,亏损加剧,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但是,日本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的情况大不一样,日本制造业已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高端,发展空间有限,面临转型。而中国制造业受传统工业化的影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科技水平落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还是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罗百辉认为,中国经济持续性高速成长给日本企业带来开拓巨大市场的机会。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同各国竞争,建立其生产基地,是日本企业生存之道。

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沉才彬博士总结出几点:(1)中国现在的发展态势,欣欣向荣,同1970年代高速成长期后期的日本近似;(2)相形于一个跃进的中国,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停滞的日本;(3)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日中两国在经济发展上进行交流协作的可能性是在增加之中,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共同利益……。中日经济的合作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日本在地经济对离岸经济的转移、支持,使它自己可以吐故纳新,进行一次调整和提高;中国在地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日本离岸经济的介入,只有持续性地发展,在此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也才有可能借日本等国的离岸经济,建立自己的离岸经济!

目前很多日本企业开始把过去在欧美的战略重心开始向中国、印度等新型经济体转移,并加大了投资力度。日本夏普公司将首次和中国合作生产液晶电视面板;日产汽车今年将加大在武汉的投资,全面推进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罗百辉分析认为,日本部份企业开始从传统产业领域退出,正全面进军新能源技术领域,寻求新科技革命以实现新的突围,一批新科技高技术产业正在移师中国。这是由于传统产业在中国面临同质化竞争,边际利润急剧减少的原因。而新技术产业还处于绝对优势,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而此轮日资企业转移并非部分媒体热议的“大批日资从中国迁徙”的说法。据统计,目前约有二万家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其中主要为制造业,其整体盈利水平很不错。日产公司首席执行官志贺俊之说,全球的合资公司和分公司中,唯有中国公司盈利,现在是中国公司在挽救整个集团公司。同样在丰田、本田等大型日资企业,虽然增长幅度受全球经济震荡有所下降,但是对日资企业在中国的盈利水平依然乐观。日资企业一方面在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外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调整产业结构,力求在金融危机之后,依托新技术新产品占领新的市场。经济危机之后,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业、生物科技、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由于日本企业掌握有过硬的先进技术,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并领跑这些产业。而中国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并将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典型塑料模具设计图3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