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数控机床能手欧志奎

2008-02-20 13:52:33 来源:模具网   
核心摘要:他先后参加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广播通讯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卫星等多项国家急需的星、船结构件数控加工任务。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29厂不足12年,却拥有合理化改造建议上百条,从事数控加工9年,连跨几级台阶,30岁被评为高级技师,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他先后参加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广播通讯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卫星等多项国家急需的星、船结构件数控加工任务。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29厂不足12年,却拥有合理化改造建议上百条,从事数控加工9年,连跨几级台阶,30岁被评为高级技师,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一切都源于他在星船数控加工中练就的过硬本领和对航天事业的一片痴情。

     在学习中进步

      1996年,欧志奎从北京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因学的是数控技术,就到了北京卫星制造厂数控班。那时国内航天数控机床根本还没有起步,整个车间一台电脑都没有。欧志奎像车间其他青年工人一样,除了在学校学到的最基础的机械加工知识外,对数控操作知之甚少。当时,我国航天工业正是上升阶段,神舟一、二号飞船相继紧张投入生产,生产任务十分繁重,而数控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让他们举步维艰。为了早日掌握数控加工技术,欧志奎同志翻出了厚厚的机床功能说明书,从机床功能和基础的数控加工常识学起。学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不顾加班后的疲惫,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控编程知识。为了掌握编程方法,他自费购买教材,一页页自学,车间计算机数量有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他自费购买了时价近万元的电脑自学编程,先后学习了加工程序软件、绘图软件、数控原理,掌握了数控编程、空间几何、机械加工等知识。2003年,他通过成人大专考试,考入四川大学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习了高等数学、力学、材料学、刀具和数控技术。2003年,单位又派他到意大利学习国外先进数控加工技术。通过艰苦的学习,他不断摸索,很快掌握了机床加工技术,整理出一套快速掌握各型号机床性能并全面开发机床功能实现复杂零件加工的学习方法。

    通过艰苦的学习和钻研,欧志奎连跨几个台阶,从一个仅有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变成了数控加工操作的行家,被车间派至性能更先进的立式加工中心工作。这台数控加工中心是精度及主轴转速最高的机床,它的操作系统与以前所使用的系统有较大的差异。在生产过程中,他认真阅读、消化设备说明书,学习操作系统,借鉴以往的操作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设备特有的功能和性能,并摸索出主轴转速与刀具切削速度的最佳组合状态,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他还充分发挥该设备自动换刀的功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一次同时装夹多个工件,自动更换十几把刀,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装夹次数,减少了工件表面的磕碰和划伤。合理的加工方法带来的是效率的大幅提高。在这台全厂最精密的数控加工中心上,他完成了神舟飞船滚轴发动机口框加工等一系列复杂零件的加工,实现了利用现代数控设备提高加工能力的课题。

     数控行家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大不相同,每个机床背后都蕴藏着较强的加工能力和生产潜力,按常理,用上三年五载的时间去掌握一个机床的特点和性能都不为过。欧志奎研究每个机床的加工说明书,挖掘加工功能,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摸索与试验,验证加工程序,为承担新型号的研制生产做好技术储备。他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对数控加工浓厚的学习热情迅速开采了一个个技术“宝藏”。

     遇到每台机床他都能通过比较功能、查阅说明书等方法在两三天内快速入门,并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功能,实现操作。北京卫星制造厂现有数控机床大多来自德国、意大利、美国、台湾等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孜孜不倦的钻研和学习,凭着对全车间90%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深入了解,他多次在紧要关头被车间委以重任。某型号仪器板研制任务下至车间时,结点已迫在眉睫。产品用于型号正样,如果质量和进度不能保证将给交付带来巨大困难,也会使产品成本大大增加,给厂对外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该零件需在大型数控机床加工,多年来,欧志奎一直从事小型数控机床上的加工工作,但恰值车间大型零件加工任务非常繁重,人手匮乏,关键时刻,车间领导想到了欧志奎。在一台国产定梁龙门加工中心上,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设置刀具切削参数,采用恰当装夹方法,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神舟飞船的研制中,一个薄壁零件加工出现了难题,而航天零件并不像其他机器零件需要批量生产,往往一个零件只需要1至3个,最多也只有几十个,而负责这个薄壁零件的几位师傅在加工时都遇到变形问题,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飞船的航天任务就会耽误。在技术攻关时欧志奎费尽了心思。这个工件是钛合金材料,散热性差,易使刀具磨损。如何让壁厚只有3mm的零件通过数道工序的加工而不变形,同时又要保证刀具的寿命呢?欧志奎决定在刀具上做文章,通过通宵达旦的实验,他用自己设计的工装顺利解决了薄壁零件加工震颤和工件大不易装夹的难题,工件变形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在加工宇航员的座椅转接支架时,由于此材料变形很大,欧志奎临危受命。对于这种易变形的材料他心里也没底,但经过反复分析,多次修正基准面,他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现在欧志奎操纵的是五轴床,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机床。这台精度及主轴转速最高的机床,欧志奎只用了两个星期就掌握了其特性和功能。

     妻子眼中的欧志奎

     欧志奎和他的妻子崔银梅同在一个车间工作。提起丈夫,小崔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他什么都好就是有点‘木’”。

      结婚后,他的眼里除了机床还是机床,就连晚上回到家里还经常是看图纸、编程序。记得去年冬天有一次下班后,车间主任叫住了已经换下工作服的欧志奎,分派了一个急活。欧志奎二话没说,换上工作服,走上了机床。当妻子回到家却发现没带钥匙,就立刻打电话给欧志奎,“我干完活就回去”,欧志奎说。而他回到家时,妻子已在寒风中冻了两个多小时了,腿都站麻了。妻子怀孕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丈夫的关怀。而欧志奎总是工作忙,妻子去医院复查他没有去过一次。孕妇需要营养,他几乎没有给妻子做过一顿可口的饭菜。妻子在女儿快要出生的时候还在食堂吃饭,由于营养跟不上,孩子生下还不到五斤。女儿出生后不到七个月就被送回了姥姥家。欧志奎实际上也特别爱孩子,但他由于忙于工作有时一个月也见不上女儿一面。一次女儿发高烧,当时孩子姥姥从平谷打来电话,孩子发高烧几天不退,孩子姥姥吓得直哭,当时欧志奎正在加班,只能安排妻子和岳母“打的”带孩子去儿童医院看病。 #p#分页标题#e#

     徒弟眼中的严师傅

     欧志奎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丰富经验和绝招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人。几年来,他一共带过6个徒弟,其中有两名在全国、北京市获得过技能比赛大奖。

    王儒华参加工作仅两年就获得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在北京市首届数控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谈起师傅欧志奎,小王有些激动,欧师傅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先进技术的榜样。过去编程用的是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欧师傅自学编程软件,通过计算机进行编程,在进行加工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作为班长,他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学习和掌握编程知识。他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有一次,徒弟王儒华在加工卫星的零部件时遇到了技术难题,要攻克一个体积较小,材料易变形,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经过反复加工都达不到技术要求,欧志奎就耐心帮助他分析原因。经过欧志奎的指点,变换了加工方法,结果王儒华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任务。

     芦峰参加工作仅两年就获得了北京市数控技能大赛第七名的好成绩。欧师傅不但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给芦峰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2003 年春节的腊月30日,下午大家正准备回家过年,突然接到了紧急任务。欧师傅发现大家已经做好了放假的准备,就自己主动地把任务承担了下来,对大家说:“回家吧,祝你们过个好年”。当他一个人把活干完回到家中的时候,午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了。

     这就是欧志奎,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言传身教的做人之道为徒弟们树起一面旗帜,成为航天人学习的典范!

下一篇:

第三届 CHINAPLAS x CPRJ 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上一篇:

2008中国模博会:大型设备企业进馆协调会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