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模具网
 
资讯频道首页
动态: 行业 市场 展会 园区 企业 报告 区域 政策 人才 精英         杂志: 模具制造 模具技术 模具工程 国际/模具工业 电加工与模具 现代模具
文献: 教程 设计 Pro/E UG SolidWorks CATIA MoldFlow Cimatron CAXA AutoCAD 模具外贸知识         手册: 基础 结构 英语 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献 » 汽车模具精细化制造装配 (正文)

汽车模具精细化制造装配

发布日期:2008-04-02  浏览次数:81放大 缩小
核心提示:关键字: 装配|工艺|制造周期 摘要: 本文简述了汽车模具拉延、修冲类制造、装配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改进,采用一些先进的工艺。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模具制作精度与质量,减少了模具调试次数。 随着我们国内经济的
关键字:装配|工艺|制造周期

  摘要:本文简述了汽车模具拉延、修冲类制造、装配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改进,采用一些先进的工艺。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模具制作精度与质量,减少了模具调试次数。

  随着我们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市场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主机厂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车型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然而决定整体外观质量的各覆盖件制造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模具的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等相关过程必须做细、做精、做全,过去的一些制造、装配方法、技术、工艺已经远不能满足模具生产周期尽可能短的要求,如何提高制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本文根据近年来一些不断改进的措施以及取得的良好效果,介绍汽车模具制造、装配的一些新工艺、新方法。

  1 拉延模装配

  汽车覆盖件具有形体轮廓较大,材料比较薄,型面起伏坡度复杂,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在拉伸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拉裂、起皱现象。拉延模制造、装配一般作为首到工序,它的型面抛光效果、研合率高低等最终质量直接决定后续修冲、翻整、甚至压合模具的制造质量,因此,必须提高其装配工艺性,具体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造、装配之前,首先对模具结构,工作原理、产品形状、整车匹配关系以及相关工艺造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认识,以便在装配过程中对一些成型圆角、棱线、冲击痕、拔模面角度等要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在装配、调试过程中,思路清晰,主次分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质量。

  (2)在保证二次加工到位的情况下,拉延模在装配过程中,型面的修抛,尽可能的避免采用砂轮、电磨工具对型面、棱线圆角等进行打磨,以免影响最终产品成型质量。相反,应该先采用油石而后采用砂纸进行抛光,每种都应按照先粗后细的方式进行,抛光不要采用拉锯方式进行,而应同方向地逐步推进,见下图1所示。

图1 局部修抛效果图

  (3)压料面各部位的进料阻力不一样,在拉深过程中毛坯有可能经凸模顶部窜动影响表面质量,严重的会产生拉裂和起皱。使压料面过渡光顺,则进料阻力均匀,凸模开始拉深时与拉深毛坯的接触部位接近中心,拉深成形好。要使压料面各部位的进料阻力均匀,除了通过设计合理的压料面形状和拉深筋等措施外,在加工时、装配时还要紧密结合间隙图设计,拉延模压料面沿拉延筋外放50,压料面降低0.15;拉延筋凸筋高度按数模,拉延筋凹槽深度加深1mm,见下图2所示。

图2 拉延模加工间隙图

  2 拉延模调试常见问题分析表

  如表1所示。

表1

  3 修冲模装配

  所谓修边就是将拉深件修边线以外的废料部分切掉,理想的修边方向,是修边刃口的运动方向和修边表面垂直。修边形式一般可分为垂直修边、水平修边和倾斜修边三种,对于修冲类模具,凸、凹刃口间隙的均匀、大小、是否局部存在立切等要素直接决定修边的质量,毛刺大小等。另外,要充分考虑各块废料的滑出顺畅,具体改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加工到位”加工工艺的有效实施,“一次加工到位”其内涵主要保证型面、轮廓、孔位一次加工要确保到位,避免二次上机床,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修边凸、凹刃口轮廓的加工就属于一次加工到位,以前我们主要靠高级钳工在研配压床上采取“啃刃口”的方式进行修研,效率低,间隙不均匀,质量差,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跟踪,最后采用拼块淬硬后,再上数控机床,用硬质合金刀进行全程序化二次加工到位,实践证明,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劳动,提高了制造效率与质量,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见下表2所示。

表2 一次加工间隙跟踪表模板

  (2)了保证孔位的精度,确保所冲的所有孔位于产品设计GD&T公差范围要求之内,在平时的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经验,经过反复对加工进行跟踪、摸索,收集数据,最后采用定心冲头,定心销孔依靠数控打出,装配时直接装上标准冲头即可,不需要任何调整,改变了以往的冲孔凸模装配工艺,有力地满足了孔参数的相关精度要求,见下表3所示。

表3 定心冲头跟踪统计表模板

  4 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来上述各种新工艺、新方法的有效全面实施与开展,在拉延模、修冲类模具加工、制造、装配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达到了较高的制作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今后装配技术进一步提高提供了理论参考数据,减少了模具调试次数。

  参考文献

  [1] 冲模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2] 刘心治.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门资讯
 
产品展示
专业制造PVC排水扩口三通斜三管件模具(优质)
供应PVC管件模具各种立体四通斜四通管件
计量泵
熔体计量泵
快速换网器
快速换网器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模具黄页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工作机会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